当前位置:首页-->滚动专题-->出彩中原人
何玉良:地质找矿的“拼命三郎”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05-03   浏览: 人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你绝对不会把文文弱弱的何玉良与“拼命三郎”联系起来。

    今年刚满36岁的何玉良是中科院地化所博士,毕业后一直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如今任省地质调查院矿调中心主任。九年来,何玉良坚持在地质一线,多次主动要求到野外一线,他始终没有忘记献身地质的初心,更没有放弃献身地质的理想。在同事们眼里,何玉良是个地地道道的“拼命三郎”。

坚持攻坚克难

    2007年,刚入职的何玉良参加了河南省矿产潜力评价项目组,承担“河南省重要矿种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矿产预测”课题。项目推进之初,要求一周交立项论证报告。这对于刚到河南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会。但他没有畏惧,通过不断查阅资料,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鏖战四天四夜,终于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完成了至今在他看来依然难以想象的事情。从此,他对工作的认知就从以前的能和不能变成了想和不想。

    付出总是伴随着收获,在潜力评价项目工作的七年中,何玉良作为主要人员全程参加并完成了全省17个矿种的相关工作,收集整理各类资料6000多份,研究各类典型矿床120多个,掌握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全省矿产有了相对明确的概念和了解。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资料的累积和掌握对他近年来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目前,何玉良已经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专著编写3本。同时他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6项,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先进个人”,被省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扎根野外一线

    巍巍昆仑,一个充满神秘和诗意的地方,但只有地质工作者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残酷。2016年,何玉良担任“新疆西昆仑温泉-独尖山五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位于新疆与西藏的交界处,平均海拔5300米,平均气温零下3℃,离最近的补给区大约400千米。在终年无人的生命禁区,他们进一次工区正常情况需要3天,出来需要2天,意味着一旦生病,很可能就再也出不了工区。

    安全和补给成了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最重要问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何玉良,大到帐篷小到药品都要考虑到,因为他知道平时一瓶不起眼的消炎药,在昆仑山上可能会救大伙儿一命;一颗最普通的白菜可能就是大伙儿3天的主要蔬菜。为了节省时间,项目组动用一辆20吨的卡车把所有物资一次性拉到山上,3个月都没再下过山。

    刚到山上那天,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大伙儿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手脚发肿,都瘫坐在车里不愿动弹。这可怎么办?如果天黑前不能把营地扎好,晚上的严寒就能放倒大家。何玉良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我是党员,我必须先顶上!于是他挣扎着第一个跳下车,给肿得萝卜般的双手戴上手套,拿起铁锹,开始修正营地的地基。很快,大伙儿都打起精神加入进来,他们在一下午时间内卸完了十几吨的物资,成功安营扎寨。

党员率先垂范

    西昆仑区调项目组,L4051线是整个项目最难啃的硬骨头,线的东侧是陡峭的山崖,西侧是奔腾的克里雅河,脚下是滑坡形成的碎石子,补给全靠肩挑手扛。陡坎太陡了,何玉良带领党员先下;刺骨的河水,何玉良捆着绳子先过河;酷寒的夜晚,党员们轮流守夜,怕的是河道涨水,为的是让大伙儿睡个安稳觉;朦胧的早晨,最先起来烧水的必定有党员的身影,只为大家能喝上口热水。就这样,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下,项目组克服了种种困难,历时7天,穿越了数个大阪河流,打了个漂亮的攻坚战。

    野外的地质工作是艰苦的,但比起所收获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却是微不足道。作为一名组织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一名青年地质工作者,何玉良十分珍惜在野外的日子。“只有在野外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专业技术,在野外工作中才能体悟到先辈们的付出和辛劳,体会到地质事业的艰辛和伟大,领会‘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精髓,克难攻坚,勇挑重担,无愧于党组织的培养和希望。”何玉良这样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