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推荐国土资源管理...
 ·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书画...
 · 省环境院开展文明礼仪...
 · 我厅举办核心价值观主...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召开...
 · 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
 · 我部第二届职工运动会...
 · 国土资源部举办第二届...
 · 永远的丰碑 红色记忆...
 · 胡锦涛:先进性教育活...
 · 娇艳(蔡辉 摄影)
 · 西藏风光 摄影:蔡纲...
“书”写人生
     □刘泉锋
    书,在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说它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伴侣,是我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是我笑对人生的精神支柱,一点都不为过。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我的生命。时常在想,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经历了那个一穷二白、是非颠倒的年代,不是书的陪伴,走到今天,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虽不可而知,但肯定有所不同。
饥恶的面包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只有五个字,那就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第三课以至于后面,都是一句政治性口号。从小学到初中,课文全是“红色”的文章,看不到山川河流,看不到蓝天白云,看不到树木小鸟,更看不到人性化的生活画面。枯燥的书本让我们对课外书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一旦拿到大人给的零花钱,都会跑到十五里外的县城去买书。那时,大姨家藏着一些图书,所以一到星期天或放长假的时候,我都会步行七八里去大姨家,躲在光线暗淡的窑洞里,兴奋的啃那些老书。应该说,那是我孩提时代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刻。
    大姨看我酷爱读书,就想尽一切办法找村里的文化人借书,我因此读了许多文学名著,像《林海雪原》、《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等,很多国内的名著我都一一拜读。遇到不认的字,我就问大人或查字典。记得拿到一本《吕梁英雄传》时,我正在上小学五年级,本来识字就有限,加上那本书的印刷是纵行繁体字,读起来就非常吃力,往往是只能揣摸文章的大意,就那已经让我高兴得忘乎了所以。我常常是书不离身,白天吃饭看,晚上睡觉看,最舒心的时刻是等奶奶做完了家务,把煤油灯放到我枕前的炕台上,我会抱着书直看到酣然入睡。从小学到初中,名著我是看了一部又一部,有的名著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了这遍看那遍,今年看完了明年看,仅一本《吕梁英雄传》,从小学到初中,我读得不下十遍。那真是越看字认得越多,越看心里越明白,越看心里是越敞亮,因此懂得了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
    书本让我的心田丰富多彩,很多很多的故事都藏在我的心里。小朋友们最爱听我讲故事,那些故事他们都不知道,听我讲比听老师讲课还安静,而且追着屁股要你讲,我因此成了孩子王,成了他们的主心骨,连大人遇到了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找我商量。我因此更爱读书了。
爱情的憧憬
    在很小的年龄里,我就喜欢书中的女主人公,思念和眷恋她们超过了一切,那是赶也赶不走,挥也挥不去。我曾跟着《林海雪原》中的女解放军战士小白茹走进了林海雪原,与其说是希望她与侦查小分队队长少剑波相亲相爱,倒不如说是自己与小白茹在进行着一场死离死别的爱情。小白茹的形象白天黑夜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的漂亮、美丽、温柔、善解人意,天使一般,我渴望自己长大以后找老婆,能像小白茹一样,但后来终于知道,现实生活中不会找到像小白茹这样的女孩,艺术的标准往往会高于现实,它经过了升华,经过不同人不同思维的丰满,她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人物。
    《青春之歌》这本书让我结识了一个背景复杂,但美丽、动人、不向邪恶低头的林道静。她是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她敢于与封建家庭决裂,与自己的小家庭决裂,与“自我”决裂。她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写下了壮丽而辉煌的青春画卷。她的经历让我十分同情,他对爱情的追求更让我感动。她成了一代青年择偶的榜样,成了一代青年人的梦中情人。那时我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找爱人一定要找像她这样坚强而美丽的女性。
感谢生活让我得到了真爱。我的爱人在学生时期就是一朵灿烂校花,她的家庭情况比我要好许多。为了我,她放弃了考学,随我流入社会人生。多年来,她为我生儿育女,为我操劳家务,生活剥去了她的青春,但她毫无怨言。我的爱人虽然没有小白茹、林道静那样的唯美,但她的温柔、善良、善解人意,面对生活的压力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态度,让我感到了幸福和满足。后来我想明白了:她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白茹,她就是一个真实的林道静,感谢艺术对我的馈赠!
创作的动力
    可以肯定地说,因为读书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力,让我爱上了文学,走上了业余创作的道路。八十年代初期,我高中毕业回到乡下,那时还是集体化,还有生产队,生产队里还记着工分,想写东西只能钻空子。于是三伏天别人歇晌,我却汗流浃背爬在桌上写我的小说;冬天的夜里,暖被窝的诱惑是那样强烈,但我坚持在寒气入骨中爬格子。1987年,我的短篇小说处女作,描写我东北被俘军人与日本细菌试验进行殊死抗争的《生命》在《洛神》杂志上发表,很快被其它刊物转载。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屈和爱心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全国各地几百位读者纷纷给我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他们的中有工人、农民、教师、解放军战士等。一年后,经著名作家吴若增和著名编剧、导演许瑞生改编,《生命》被天津电影制片厂电视部改编成电视剧《马鲁他》搬上屏幕。这些,让我感动,让我的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感动,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我感到了生活的价值所在。
    文学创作让我读书越来越多,我创作的路子野越来越宽,在十年间写出了很多作品,在《青年文学》、《时代文学》、《莽原》等诸多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并屡屡获奖。1990年,《二梗的冬天》获河南省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1996年,《汉山保护神》获首都十家报社举办的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当时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接见;2001年,《人生细雨斜斜飞》获人民文学杂志社全国青年文学大赛一等奖,后被多家刊物改编和转载;2001年,《爱情》获河南省优秀文化成果奖提名。很多作品还被杂志社评为“本期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1990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1991年我经省作协推荐,入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
    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走进了生活的另一重天地。多年后我被当地的一家黄金企业聘用,开始了公文写作,文学创作练就的扎实的文字功底,让我工作起来驾轻就熟。2006年,我被借调到市国土资源局文秘组工作至今。每每回到乡下,碰到村里的老人,他们总会这么夸我:“这孩子从小就爱书,书没白读呀,是书让这孩子有了出息。”
真的,老人们说的有道理,我应该感谢书籍。
讯址:河南省灵宝市函谷路56号国土资源局